现年86岁的何主光老人,
就是土生土长的何家山头人,
这看似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老奴,
却有着巧夺天工的技艺——泥塑。
〖他曾是个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解放初期,何主光老人在上海一家模型厂从事卫生宣教、模型泥塑工作。期间,有幸跟一位外籍老师学泥塑,学了短短两个月就迷上了泥塑,后来何老随厂迁到安徽合肥从事行政工作。但泥塑依然占据着他的心,他常常忍不住把泥巴带到办公室。
▲《鲁迅》▲《痛苦的我》那时,他被大家认为是个不务正业不求上进的年轻人,但何老只要双手一触到泥土,心里就会感到一阵兴奋。后来,他开始对着镜子,捏着泥巴为自己塑像,当他完成泥塑——《痛苦的我》时,像是悟到了什么,毅然决定放弃工作,回到家乡。
〖漫长的泥塑岁月〗
随后,何老开始了漫长的泥塑岁月,直到65岁,他关掉了自己创办的机械配件厂,腾出一间屋子专心搞起泥塑来。
▲《何占豪》▲部分作品▲《金海观》他给自己的老伴、儿孙捏泥塑像,每一件作品,一做就是几天,从取泥、和泥到精雕细琢,每个细节都倾注着他全部的心血。
〖乡贤泥塑工作室〗
年,应阮市镇文化站乡贤陈列室的需要,何主光老人潜心创作何赤华、何占豪等阮市乡贤的塑像。此时,何主光想到了把自己的收藏品陈列出来。
经过精心筹备,乡贤泥塑工作室向何家山头村民开放。走进工作室,最先看到的是满架的泥人,王冕、梁焕木、何占豪、鲁迅、爱因斯坦……中外古今名人的泥塑作品多达多件。
如今,村里的孩子一有空,就喜欢往乡贤泥塑工作室跑,他们仔细辨认着:这是革命烈士何赤华,这是音乐家何占豪……
“他们都是阮市镇人,是阮市的骄傲。”何主光老人对孩子们说。
▲书法作品▲素描作品▲水彩作品除了泥塑以外,86岁的何老在油画、水彩、书法等方面,也可谓是样样精通。
〖泥塑〗
如果你对泥塑也有兴趣,不妨看看以下的一些泥塑知识哦~
一、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蜂蜜等。
二、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三、泥塑工具?木槌:用来敲实泥块,使泥块之间密实并相互粘接,增强牢度。
?木棒:用来拍塑塑像的大体形块结构。
?泥塑括刀:用来括泥和塑造之用。
?切泥刀:用来切削塑像形体块面。
?压塑刀:用于压光、压实、进行表面形体的处理。
?勾状刀:主要用于其它刀具不易触及到的形体部位做凹面和勾线用。
?柳叶状不锈钢刀:用于刻划人物细节部分。
感兴趣的可以学学怎么做泥塑哟!
来源:阮市镇
供稿:陈高娃黄少吉
审核:徐彬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