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围绕这一战略部署,诸暨市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根本政策取向,实现了从城乡一体到城乡融合的全面提升。
今天的“五年跨越诸暨骄傲”,我们来看看这五年城乡融合给诸暨市带来的新变化。
这几天,常年在外打工的陈宅镇棠里坞村村民张广铨,一有空就往诸暨城里跑,他用“地票”换首付买的新房子即将完成装修,儿子一家过年就可搬进新居。
张广铨的“地票”是他今年用乡下闲置多年的住宅换来的,这也是我省发出的第一张“地票”;有了“地票”,他的老房子可以作价换成现金,也可以置换指标异地建房;至今,我市已发出这样的“地票”21张。
五年来,我市深化农村改革,不仅让农民手头上的房屋、田地、山林等资产变成了“票子”,连沉睡在田间地头的水库、泵站也变成了真金白银的“活资产”;目前,全市57.6%的土地实现了高效流转。
据了解,国家3A级景区、农业部首批农业三产融合试点企业之一的米果果小镇,其所使用的多亩土地都是从当地村民手上流转而来;每到旺季,这里人山人海,每个月的门票、采摘、食宿和购物收入在万元左右,而服务这些客人的工作人员几乎清一色是当地村民。
解放村村民魏林光家里有一亩五分地,过去除了种点水稻,其余时间都在外面打零工。现在,他把土地流转给了米果果,不但拿到了租金,在这里工作还让他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让流转土地后的农民充分就业,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诸暨还通过“农地入市”、产权抵押贷款等,鼓励有能力的农民扩大生产、发展民宿和互联网经济;同时,不定期提供技能培训,全力培育特色小镇,让更多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大唐袜艺小镇年交易额多亿的袜业市场里,昔日忙碌在田间的农民,依托袜业产业找到了自己的财富“密码”。
近五年来,我市优化资源配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万元一跃突破3万元;年达到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1.77,差距逐年缩小!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是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比率,是体现城乡一体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富裕起来的村民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漫步在五泄镇十四都村村间,乡土的气息、乡村的韵味、乡愁的感觉扑面而来。趁着农闲时分,村民们在广场上跳跳舞,健建身,处处是欢声笑语
紧扣美丽主线,近五年来,全市投入涉农资金50亿元,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部轮一遍;城乡交通、住房保障、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处置水平等全面提升,城市和农村在设施保障上实现了全方位同步,多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
兰州市诸暨商会常务副会长金大勇:现在虽然我们人在外面,看到家乡的变化这么大,从朋友圈里面看到,我们每次都会点赞。
很难想象,非常感动,家乡日新月异,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来讲,没有想到我们家乡会发展得这么快。
编辑
七止
审核
笨鸟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