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的餐桌上展示的是诸暨人的智慧与诸暨人善于学习外来技艺的品质,而诸暨的便利交通、多种物种,也为诸暨餐桌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用眼睛享受美食,用嗅觉感受美味,用舌尖品尝佳肴,这就是诸暨大餐桌的魅力,也是诸暨人生生不息的饮食文化。
《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记:“诸暨山湖并宜于农,垆土黄壤,山可艺也;卤泻广衍,湖可田也。”诸暨有山有湖,且“地处浦阳江上游,大东北乡出杭绍,小东走嵊、东阳,西乡达富阳,南乡通浦江义乌……当杭州之右臂,金华之吭喉。”加之历史上楚、秦治越,晋末和南宋的北人南迁,使诸暨的餐桌既有传统的越味,也有外来的北方风味和南方情调。
喝什么?最是那火辣辣的同山烧,还有枫桥老酒的醇厚绵长。
同山烧
火辣辣北方风格的饮品首数同山烧,红火火的色彩,香醇的口感,很难和秀美的江南地域特色联系在一起。同山烧当地又称“秣秫烧”或“高粱烧”,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名著、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载:“秣,黍之秫熟者,一名‘穄’也。”秫,《说文解字》解释:“秫,稷之黏者。”秫,是糯高粱,制酒佳品。同山烧用传统技艺进行制作,选料、浸泡、蒸制、做捂、发酵、烧制、着色都十分讲究,同山烧的红红酒色,完全是高粱的浸出液。目光中的红色,鼻息里的酒香,舌尖上的甘醇,这就是同山烧。(同山烧“千家酿”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酿黄酒
和绍兴交界的枫桥一带也有醇酒,诸暨酿黄酒历史悠久,枫桥老酒是其中有名的一种。清末至民国,枫桥镇上有东成酱园、鼎和酱园、萃泰酱园、同春酒酱店等十余家大小酱酒店,如今原来大部弄的老墙壁上,还隐约能看到东成酱园那个巨大“酱”字的笔划痕迹。枫桥老酒是酿制酒,经过蒸煮、加曲、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等工艺,口感柔和、醇厚、绵长。清诸暨诗人郭凤沼在《青梅词》里写道:“土酒新蒭潋滟杯,杏花初坼一炉开。隔帘小妇三弦子,低唱华家蝴蝶媒。”郭凤沼在诗后还注:“邑中土酒,胜于东浦。”
和诸暨人一样个性的还有各式大碗肉:安华牛陶汤、应店街狗肉、草塔羊骨头、同山羊羹、岭北盐孵鸡、诸暨饭焐猪肉……
牛陶汤
安华牛陶汤常配以一牛多吃,牛陶汤即是诸暨特色的牛杂煲,牛骨、牛腩、牛筋、牛肚、牛血等佐以萝卜、香葱、辣椒、茴香、香叶、桂皮、姜、蒜等料,用大镬煮炖,可口而刺激,如再另加上煮牛头、炖牛蹄、红烧牛尾等,安华牛宴不能不说是诸暨餐桌的一绝了。
草塔羊肉
草塔羊肉、羊骨头,选用优质山羊做原料,皮薄、骨细、肉精、色清,草塔羊肉清烀白切,醮以调味品,一切好味道,都在选材之优上。羊骨头骨上带筋连肉,很有嚼劲,如果再一羊多吃,滋味倍增。
山羊羹
山羊羹用羊汤原汁掺入米粉做羹,放入羊杂碎和调料,味道鲜美,驱寒暖胃健体,《本草纲目》谓羊肉“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开胃健力”。
狗肉
应店街狗肉是现烀狗肉,选料考究,烀法看似简单,但掌握火候很不容易,过生过熟,都会减味,醮料搭配炒制也有讲究。李时珍记狗肉效用为:“安五脏,补绝伤,暖腰膝,益气力。”
盐孵鸡
岭北盐孵鸡原料是个头较小的山养仙居鸡,杀白晾干后在大铁锅里用盐焖孵,不加别的调味品,熟后清香扑鼻,色泽金黄,脆而不腻。
“宁可多鱼,不可少肉”这是诸暨人的一句玩笑话,诸暨自古有七十二湖,既有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又有四大淡水名鱼:鲥鱼、鲤鱼、鲈鱼、银鱼。餐桌上较有名的有鱼头豆腐、黄尾鱼羹、螺蛳青干、清蒸石斑鱼……
鱼头豆腐
鱼头豆腐是诸暨人爱吃的一道菜,鳙鱼又称胖头鱼,它头大味鲜,炖以豆腐,佐以葱、姜、酒、醋,鱼头嫩,汤水鲜,没有腥味。
青鱼干
青鱼也是“四大家鱼”之一,白塔湖的青鱼干最为有名。青鱼又叫螺蛳青,《光绪诸暨县志》对它已有记载:“螺蛳,畜青鱼者必以此饲之,故以螺蛳青名鱼”,螺蛳青干选用秋冬捕捞的大鱼,从背部剖开,去脏、晾干,用食盐、调料擦鱼身,腌于大缸中,压以重物,起缸后,晾晒风干。白塔湖青鱼干,色泽红润,香味清醇,清名医王士雄所撰《随息居饮食谱》中说:“惟青鱼为最美,补胃,醒脾,温营,化食。”
《舌尖上的诸暨·下篇》预告年糕、粽子、清明馃、藤羹、馒头、打面、西施豆腐......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