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学合一,让情怀落地,让梦想开花
——记届交大附中学生“砺行研学”计划(绍兴诸暨队)第二天
在经历了昨天一天的鲁迅故居和西施殿的参观后,同学们与来自诸暨学勉中学的学生们开展了研学活动,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
同学们一早就坐进礼堂中聆听米果果小镇董事长陈照米先生讲课。陈董事长的讲座妙趣横生,他先介绍了自己从农村到城市实现创业的经历,他看到中国许多人还处于贫困线以下尚无法解决温饱问题,于是更坚定了他从农业改变贫穷面貌的决心。他还幽默地说“脸不晒成包公,农业难以成功。”接着他提出“农业是中国强大的基础,农业的繁荣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让同学们充分意识到农业的价值。陈董事长的发言结束后,到了同学们提问的环节。一位同学问到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农业短板如何填补,陈董事长明确指出填补核心在于讲农业工业化,拉长产业链,融合一二三产业。同学们还提到关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陈董事长都一一做了详尽的解答。随后总经理虞纪忠先生承接了陈董的发言,介绍了中国三次土改的政策和意义,农民的梦想和担忧,让同学们了解了许多原来未曾涉足的领域。
听完讲座,同学们沿着紫藤大道游览米果果小镇。紫藤大道两边贴有饶有生趣的诸暨方言,引得同学们争相阅读。来到乡村记忆馆,同学们参观了古代农具,譬如蓑衣,稻谷机,纺纱机等等,古老的农具仿佛将同学们带回农耕时代。同学们接下来游览火龙果主题馆,了解火龙果的有关知识。下午同学们进行珍珠剖蚌DIY手工制作。蚌一个个被剖开,里面晶莹剔透的珍珠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随着珍珠一个个被拣出,收获的喜悦弥漫在教室的空气中。同学们将穿好孔的珍珠串连在一起,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其貌不扬的蚌从能产出炫丽的珍珠,从沙粒到珍珠的奇妙变化,无不令同学们惊叹。随后同学们又了解有关扦插和嫁接的知识。扦插与嫁接是改良农作物品种的主要方式。果树的嫁接在秋季使用芽接,在春季使用枝接。接着老师在台上亲自展示,看似复杂的操作在老师灵巧的双手下不一会一株成功的嫁接苗便出现在同学们眼前。看完老师的演示后同学们跃跃欲试,取苗、嫁接、包扎,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供稿:吴正阳
摄影:陈佳馨陈康立杨卿
审核人:金怡何描
.8.29
米果果小镇董事长陈照米先生讲课
我校同学踊跃提问
诸暨学勉中学特级老师为大家授课
参观火龙果主题馆
珍珠剖蚌DIY手工制作
工作人员为同学们教授有关扦插和嫁接的知识
高二3班集体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记届交大附中学生“砺行研学”计划(绍兴诸暨队)第三天
在第二天夜游米果果后,我们对这个充满欢乐与知识的地方又多了一层认识,增了一份感情。第三日的第一站,我们集体前往大礼堂,学习“火龙果营养及利用”。
林丽静博士一开始由《年全球营养报告》引入。报告中提到:全球约有1/3的人营养不良。在感到震惊的同时,我们意识到全球营养健康问题的严重。
那怎样通过健康饮食有针对性地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呢?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凝神屏息地听林博士娓娓道来。
林博士首先对全球现今农业发展局势作出分析,他提出:“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战略调整的要求,只有扎根农业,才能实现全民健康。”在他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的农业产业虽规模庞大,但在技术方面有许多欠缺,而米果果作为中国新土地改革的先驱,在水果尤其是火龙果的种植、研究、加工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随后,林博士步入主题,向我们介绍火龙果的营养成分:火龙果肉防便秘,籽促消化,花治咳嗽,茎除疝气,皮抗氧化......我们不禁感叹之前只吃果肉真是太浪费了,原来火龙果浑身上下都是宝!
然而火龙果虽好,却不易保存,这时加工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林博士告诉我们,5~7摄氏度是火龙果最好的保存温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火龙果被加工成其他产品,如果干、果酱、面条、年糕、果粉、国酒……色泽鲜亮品相新颖而又营养丰富的火龙果制品让我们之前的疑问渐渐落地。
讲座结束后,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了火龙果深加工厂。纵使天气炎热,流下的汗水也抵挡不了我们参观的热情。透明的制作车间让我们再次领略了火龙果繁多的利用价值。
在下午,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学农实践活动。在火龙果大棚里,同学们踏着泥泞的土地,寻找成熟的火龙果并用剪刀亲手剪下。在耐心地寻找后,同学们纷纷收获了诱人的火龙果,颇有成就感,心中美滋滋。
在乡村记忆馆的田地里,一位农民伯伯教我们如何动手挖田垄:沿着直线用大铁铲挖土,将土堆在一旁的田埂上。看着大伯时觉得特别容易,但亲自动起手来缺困难重重——用铲的力度,角度,手握铲的位置,这都是我们必须自己摸索的。四五人一组,齐心协力,每个人都汗流浃背,甚至有人手被磨破,这才完成了任务。而农民大伯们几人负责一大片田地,可想他们有多么辛苦,这份粮食有多么来之不易!
在鱼塘畔,同学们体验了动手钓鱼的乐趣。自己把蚯蚓挂在鱼钩上,自己耐心等待鱼上钩,自己将上钩的鱼从钩上拿下来……傍晚,同学们体验了“原始”的土灶自烹。从生火,切配,炒菜,打下手,每个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工作,与小组成员完美配合,烧出了具有特色的一桌好菜。也许这些饭菜不如家里或饭店里那样美味,但大家都享受着这独特的晚宴,露出了满足的微笑。
供稿:黄一凡陈佳馨
摄影:陈佳馨陈康立黄一凡
审核人:金怡何描
.8.30
参观火龙果深加工工厂
学农活动
湖边垂钓
火龙果采摘
土灶自烹
高二5班集体照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